其他答案1:
1、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
4、保护心理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知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最佳回答:
13岁,六年级女生,竟然就知道百度知道了,我13岁的时候还没见过电脑呢。。。你太自卑了,越优秀的人就越容易自卑,长得不好看,谁说你长的不好看,是你自己吧,或许在你自己眼里自己好丑,但在别人的眼里你是美美的,胖就没有办法了,13岁的年纪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别在乎这些,上大学之后就会瘦下来了,性格像男生,这性格养成了就这样呗,再说了,和男生玩也没什么不好,我从上高中开始就和女生机会0交流了,也没什么不妥,小女生粘着你的话,那看你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离她们远点,喜欢的话那岂不是更好,男生女生朋友都有,多好,父母离异是父母的事情,这不能阻止你变的阳光些,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即使父母在一起,他们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不是么?学习好是优点,这就很多女生都办不到了,尽量学习吧,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尽力就行了,名次也不是重点,关键是看你是否尽力,不要和别人比较,对得起自己就行,你是为你自己活着,没必要和别人比较。。。
其他答案1:
主要原因 是你自己太自卑了,你把缺点放大,把优点缩小了。胖的话,如果你有决心,可以减肥,而且你现在还是初中,还小,是你自己想的太多了,这样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完全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会很累的。轻松点,为了自己而活,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其他答案2:
我曾经也有和你一样的心理,不过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外表什么的真的不重要。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以后有钱了好好打扮自己。现在你一定要把所有心思放到学习上千万不能早恋。成绩方面你要更加自信点.你要记住每个人都不是平凡的!相信自己!
其他答案3:
你有压力这是正常的,先放轻松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你想啊,上帝虽然给了你离异的家庭,但给了你一个男生的性格,男生的性格意味着你不斤斤计较,对任何事都报着向上的态度。长相是父母给的,好看与不好看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你自身的气质会遮住你的填补你的这些,你也可以多了解相关的适合你的保养皮肤的知识,记得每天适当的运动量,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重要,所以你要合理饮食。至于学习,不要紧张,学会看淡名次,那些相对于你自身的掌握属于次重点,排名是对你学习的一个检验,它可能涉及的不是你擅长的,但因此,你知道了你的不足,被人追是好事,说明人家是把你当成一个强大的对手来看,他们会赶过你也是正常的,不然你多寂寞,一个人总在最前面,多寂寞啊,所以要有欢迎他们来挑战你的心态,输了就认真总结,再来就是了。还有,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世界仅此你一个,多么珍贵。自信点,抬起头来,一个人有野心生活才有前进的方向,小妹妹,干巴爹!
其他答案4:
你当前的任务是学业,不用考虑别的事情,因为你现在还很小,心态放平和,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名次问题丧失信心,对自己要有信心,你是最棒的,加油!
其他答案5:
名次不一定有这麼重要!“学习不是求分数”没听过?
还有“女大十八变”嘛,不要太在意外表啦!~
最佳回答:
不知道更多的情况,没办法给你具体详细的建议。有一个建议就是,找个好机会,你把你自己的想法跟他坦诚地说出来,问问他的意见,你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相信你们认真地讨论完了之后可以做出更加适合你们现在情况的决定。如果还有更多的问题,你可以咨询948206331,希望能够帮助你。
其他答案1:
我们是一届的,2015的高中生喔,虽然我不是很清楚那个男生为什么经常一个人伤心?因为父母离异?因为被女生抛弃?因为没考好?我不想了解,他会给其他女生带来伤害是因为他们陷得太深,而且不要在幻想他和你是男女朋友后会和其他女生争那个男生,我劝你现在想的不是你应该怎样处理你和那个男生的关系,而是怎样好好预习高中的教材,青春短暂,年华易逝,现在如果还在想你与那个男生的关系或是怜悯那个男生,以后对你和他都没好处,最好你先把学习上的事处理完后,对那个男生说以后那个男生有什么烦恼可以对你诉说,但你们的关系就止步于普通朋友关系,也劝告那个男生体验下单亲家庭的困难后,自觉承担起家庭责任,努力学习,或是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其他答案2:
确实心里有问题
其他答案3:
详情?
最佳回答:
根据表现出的症状;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根源;制定疏导心理问题的方案;反复强化,客观的接受现实;消除困扰。
其他答案1:
看你想怎样解决
其他答案2:
咨询。
最佳回答:
那要看是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求助父母,朋友等等….实在不行就去看心理医生…再说…你有什么心理问题要解决啊
最佳回答:
高三是一段既紧张又变态的求学历程,所以这一段时期很考验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你现在的困扰在三个方面:人格发展的,拘泥小节、敏感多疑、不了控制的负面心理;人际交往方面的,畏惧人际交往;学习方面的,高考焦虑、强迫思考。人格方面应该是核心的方面,这个也不用太担心,人的心理发展到了高中这个阶段会有这些困惑。关于我是谁,我在别人心里是什么样的,我的一些想法(负性的)是不是适当。这样一些问题都会围绕着我们。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心理生病了,那就需要更多的资料。
其他答案1:
这是典型的自闭…
建议你凡是看开…
心态摆正…
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容易感伤的话,而且暂时不想多接触人群,不想与他人多说话,建议你看看一些励志的书籍…最好是国外的,我高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
这本书一定要用心看,才能看懂,切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他答案2:
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唱唱歌!
其他答案3:
微笑的力量很大心情不好时让嘴角翘起来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没什么大不了的时间长了慢慢会好的
最佳回答:
其实你可以学著放松啊 如果实在太严重的话就去找心理医生
不过现在有水平的心理医生的都好贵 但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 也只好牺牲一下啦
但这些情况你有跟你的父母或老师朋友提过吗??
他们都在你身边 有时他们可以帮到你的或许会更多
而且很多时候 你不要强迫自己学啊
强迫自己是最痛苦的 那时候我要准备考试
就是因为临急抱佛脚 所以那几个星期超痛苦的 结果成绩出来 比我想像中还要差 后来我就懒得学了 (但还是要应付一下的嘛) 后来期末考成绩出来后我才发现 居然比上一次要好
所以有时候强迫自己学也是没用的 该玩的时候就疯狂的玩 到真正要学的时候就认真学啊
勉强没幸福的~~
总之还是祝你越学越好…
其他答案1:
渴望超过别人的心情我都懂,只不过自己有时候会很急于求成,结果就是找借口,到头来什么都学不成,不如,你用激将法,用你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来诱惑自己,或者说逼自己好好看书,就对自己说我要很专心的看书,心里不可以有杂念,其实有时候这样做还挺有用的,我试过…
不过你渴望是渴望的,永远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这样你会很累,而且导致心理受压,会有影响的,所以你只要跟自己比就好了,久而久之,你就会有别人做的好了,给自己要求一次比一次的高,这样的话,效果会比较好,反而你会因为这个发愁,睡不稳,吃不好,首先要把自己身心调好了,才有力气去战斗,要不然你只会打败仗。
试着我说的去做,会比较有效的,每天的标准都高一些,控制下自己,实在不行就先去放松半小时,放松后就跟自己说要学习,这样反而效果会更好!
加油喽!
其他答案2:
貌似有些焦虑和些微的强迫症呢,试着看开一点,放松一点,那么喜欢看书的话,试着把身心全部投入到书本中去,最好到达这种境界:看书的时候,听不见周围的声音。 当然还要劳逸结合的,该放松去疯玩的时候就玩,该看书的时候就该端正态度。
最佳回答:
回到你们有甜蜜回忆的地点,找回初恋的感觉。
最佳回答:
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根源多半是因为人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但是,人既有自毁倾向,却也有自救能力。只要你转化前者成为发展后者的助力,你就一定可以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
其他答案1:
我是潜江中心医院的心理医生,你这种症状是不正常的。首先"我在书上看到某种疾病的症状和自己一样"这种做法就是错的,判断是否患有疾病不能从表面感觉判断别以为医生就是在哪里靠山赤山,
其他答案2:
济群法师
佛学界和心理学界有共同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佛学和心理学的目标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疗方法。而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
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是成佛。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躁动时代。这种弥漫在城市乃至乡村的躁动气息,正来自我们内在的情绪和烦恼,我称之为“心灵垃圾”。环境需要保护,需要治理,我们的内心同样需要保护和治理,不然就会成为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在这样的心灵环境下,怎么可能感知幸福,怎么可能获得宁静?当所有烦恼被彻底平息,心灵不再有任何躁动、任何不安、任何羁绊,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涅槃”。此时,内心会呈现出无比的寂静,所谓“涅槃寂静”。这种寂静,并不是没有声音、万籁俱寂的静,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寂静。当心进入这种寂静状态,我们就能毫无阻碍地感知一切,包括许多微细的声音,可以听到眼睛眨动,听到蚂蚁打架。这种内在的寂静,来自对空性的体证,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
所以说,解脱和涅槃都是心灵抵达的境界,而非某种生理现象,不是长生不老,不是羽化成仙。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像考职称、获大奖那样,有职称可考,有奖项可获。因为佛的内涵不是其他,就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同样源于对内心的改造。
佛法认为,凡夫因处在无明状态而无法看清生命真相。我们时时都在关心自己,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但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什么是世界真相?大多数人信赖自己的感觉,事实上,我们的所知所见只是主观意识的投射,是由意识构造的影像。我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如此种种,是人们追问了千百年至今仍为之困扰的问题。那么,人类是否永远无法透彻世界真相呢?从佛法角度来说,生命虽是迷惑的显现,但本身也蕴含着无限智慧。修行,就是通过闻思修来开发内在潜力。一旦启动这种智慧,就有力量破迷开悟,从无明状态中觉醒。
今天很多专家讲到生命品质,事实上,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将生命潜在的高尚品质开发出来,成就佛陀那样的智慧和慈悲。这是佛陀品质的两大特征,无限的智慧,令我们究竟解脱烦恼;无限的慈悲,令我们关爱并帮助一切众生。由此可见,佛法所关注的更多都是心理问题,是以心灵而非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和改善的对象。
说到佛法,或许有人会对那些深奥的典籍和术语望而却步,对众多的体系和宗派无从抉择。其实,佛法虽有复杂的一面,基本纲领却是简单的,如苦集灭道四谛法门,就是佛陀为众生指出的,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简要途径。
解决苦,首先要认识苦。就像病人,只有知道自己患病后,才会想方设法地寻求治疗。佛法修行,也是以认识人生是苦为前提。这种苦,是从本质而非感觉来说。在我们的感觉中,人生似乎有苦有乐,尤其在娱乐业空前发达的今天,随便玩些什么,就能把痛苦暂时抛在一边。但佛陀以智慧观照,发现世间所谓的快乐,无不建立在苦的前提下,从本质来说无非是苦。饥饿难耐是一种痛苦,因为这种苦,吃饭才会成为快乐。走路疲劳是一种痛苦,因为这种苦,休息才会成为快乐。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所有快乐都是以某种需求为前提。如果没有需求,同样的事情,未必能带来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渴望见到对方的前提下。如果是避之唯恐不及不想见的人,见面就成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如果没有饥饿感,吃饭会成为快乐吗?即使面对山珍海味,也没有谁能不停地吃下去。如果吃饭具有快乐的本质,那么,无论什么时候吃,也无论吃多少,都应该感到快乐,且应该越吃越快乐才是。事实上,一旦超过身体所需,吃饭立刻由快乐转为痛苦。所以佛法是从生命内在寻找痛苦之源,也就是集,即苦的成因。
找到疾病的源头所在,就能由此考量解决的结果和方案。灭,是疾病治愈后的健康状态。道,则是治疗的方法。从四谛法门可以看到,佛法修行所做的,就是帮助人们从认识苦到止息苦,是从内心而非外在环境来解决人生问题。那么,佛法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我想从两方面和大家谈一谈。
一、心是什么
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是从心理入手,这就必须了解心的特征。
1.心是多元、复合的作用。
佛法认为,心具有多元、复合的作用,是由各种心理因素组成。
首先是普通心理,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感觉、情绪、注意、表象、意志等。此外,还有善和不善的心理,是和道德、犯罪有关的心理。佛法中,将不善的心理称为烦恼。烦恼形形色色,最基本的是贪嗔痴,又称三毒,是三种危害心灵健康的毒素。如果平日疏于管理,这些毒素就会在内心自由生长,进而形成不良嗜好。再进一步,就会成为顽固的习气,我称之为“心灵的肿瘤”。而善的心理则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包括觉知、慈悲、爱心、善良等。提及道德,人们往往将之作为社会公共秩序的需要,却忽略了它对完善自身的意义。
善的心理,是一种和谐并令自他快乐的心理。当我们升起一念善心时,当我们想要帮助他人时,当下就是调柔而快乐的,形之于外,也会给别人带去快乐。反之,那些不善心理则会令自他受到伤害。只要对别人生起嗔心,即使没有诉诸行动,自己也会成为这种仇恨的受害者。一个心怀仇恨的人,会是快乐的吗?所以,善恶不仅指外在行为,根源还在于内心。这种心理产生的当下,又会形成结果。当我们行善或作恶时,善或不善的力量会不断强大,使人格得到提升或随之堕落。
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也有慈悲和爱心,那还有必要修行吗?须知,我们的慈悲心往往是非常狭隘的。因为它是建立在自我基础上,只能容纳几个人。内心容纳得越少,和世界的对立也就越多。而佛法所提倡的是大慈大悲,是和一切众生融为一体,是以一切众生为帮助对象。这种虚空般包容一切、没有任何对立的慈悲,才是圆满的慈悲。
此外,生命内在的觉知力也很重要。我们每天都在收看世间的各种新闻或事件,却很少反观自己的内心,看看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心灵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观照的功能,可以进行自我认识、检测和管理。这种觉知力,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开启这一功能,就可以帮助我们止恶行善,培养正面情绪,消除不良情绪。 我们的人格,就是建立在种种心理因素之上。这就需要时常进行审视:它究竟由哪些因素组成?占据主导地位的又是哪些?对那些给自他带来利益的正面心理,应积极发扬;对那些给人生构成伤害的负面情绪,应努力消除。这就是佛法修行所做的,事实上,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在整个人生旅程中,唯有生命品质的改善,对我们才具有永久的意义。
2.心是无尽生命的积累。
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 我们所有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即使已经成为过去,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 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功不唐捐”。在客观上,所有事情都会成为过去,甚至被逐渐遗忘,但在内心留下的烙印,在生命品质中形成的记录却不会自动消失,并会积聚为影响未来生命走向的力量。
从小到大,我们的兴趣、能力、习惯就是这样不断养成的。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来自往昔的习气;有些是后天培养,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在形成过程中,还会受到不同思想观念、周边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其中,又以观念的影响力为主。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心态,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当观念发生错误,就会导致不良心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人死如灯灭的观念,会导致及时行乐或消极厌世的心态。在这两种极端的心态之下,生活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有个宗派叫唯识宗,将心分为八识,包含意识和潜意识。其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是可以感受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意识范畴。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则是直接感受不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潜意识范畴。唯识宗将第八阿赖耶识作为生命载体。它就像一个有着无限容量的硬盘,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在生命延续过程中,过去所有的言行及喜怒哀乐,会在内心形成力量,影响现在的生命。而现在所做的一切,又会成为影响未来生命的力量。第七识的作用,则是因为对第八识的错误认识而产生潜在的自我意识。人们之所以会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根源就在于此。
第八识虽是生命载体,并非固定不变的灵魂或神我。事实上,它是流动变化的。佛法认为,生命是流动的过程,其变化“刹那生灭,相似相续”。也就是说,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是相似的,就像流水,表面看来始终是同一条河,但其中的水却在不分昼夜地流动着、变化着。但第七识出于误解,在不间断的审查思量中,始终执第八识为我,念念不忘,从而形成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根本烦恼。人们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受到这种自我意识的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强调因果。但我们所以为的因果,往往局限于现象,局限于具体事件。事实上,意识活动也离不开因果,我称之为“心灵因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因果时时都在发生,只是我们未加关注而已。 当我们不断重复某种想法时,会使其力量不断增强,久而久之,成为重要的心理因素,进而固定为习惯、性格乃至人格特征。这就是由因感果的过程。在我们的内心,每天会出现各种心理,但能够得到重复乃至不断重复的,都是我们最在意的事。因为我们对内心缺乏观照,所以,这种重复往往是被动的,是不自觉地被串习推动。 我们看到喜欢的人,不由自主就高兴了;看到讨厌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嗔心。但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否健康?是否会使心陷入贪著或对立中?如果不加观察,这些情绪就会随串习自动复制,就像电脑中善于自动复制的病毒那样,最后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有些人相恋后,一旦失去对方,会情绪失控到自寻短见。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他把所有心灵能量都投射到恋爱中,从而制造出力量无限之大的情绪,并作为全部精神支撑。因为这种错误强化,失恋就等同于失去精神依托,甚至丧失活着的兴趣。如果不是把这种对爱的依赖放大到病态程度,失恋不过是一个挫折,哪至于构成这样的悲剧。
佛法认为,心是无常、无我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可以对心进行改造。在生活中遭人排挤,若嗔心较重,不但当时会生气,事后还会越来越气。因为这种得到重视的嗔心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而会继续搜索出种种“值得”生气的理由,为怒火不断添加燃料,最终使嗔心冲天而起。如果在逆境现前时保有智慧观照,怒火就不会被点燃。如果在怒火点燃后还有一点观照,就不会继续火上加油,使内心完全燃烧起来。因此,我们在谨言慎行的同时,应着重培养智慧观照,这样才会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和扩大,避免负面心理的重复和增强。
3.心分真妄二种。
佛法认为,心分真心和妄心两类。真心代表着心的本质,在根本上,人心是圆满、自足的,并不缺少什么。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虽然心原本万法具足,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需求呢?那就是妄心的作用。
现代人的需求几乎是古人的百千倍,是否因此比古代人活得开心呢?其实未必。在妄心的层面,往往会将需求被满足所产生快感当做快乐本身。当一种需求产生时,就想法设法地创造条件满足它。问题是,这种满足程度是变化的,就像身体会对经常使用的药物产生抗药性一样,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饥饿时,吃饱就能满足。吃饱后,又要吃好才能满足。吃好了,又要吃得新奇才能满足。满足的标准在不断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生活空间的丰富,物质条件的发达,现代人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满足或转移因需求产生的痛苦。在古代,恋人一旦离别,只有苦苦相思。而对现代人来说,想念时立刻可以电话传情,即使远隔重洋,买张机票也能很快相见。再或者,还有各种娱乐可以排遣。但我们要知道,虽然这种需求被转移,却又制造出另一种需求。现代人制造了很多需求,并将需求纵容得越来越大。暂时的满足之后,新的需求立即产生或是升级。这也是现代人日益忙碌、不断追逐的原因所在。
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现代人应该过得远比古人轻松才是。事实上,人们普遍感觉很累,因为需求永无止境,操劳也就永无止境。在这些需求中,又有多少是生存真正的需求?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无明驱使下产生的需求。进而对需求产生依赖,而依赖就是痛苦之因。没有这种需求前,我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但拥有并习惯之后再失去,痛苦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制造一种需求,就制造了一种苦因。而那些生活在水边林下的禅者,已经体悟到生命中自足的层面,不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来支撑。正如他们在诗中写到的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两树松花食有余”。虽然一无所有,但荷叶可以当衣,松花可以充饥,何等怡然,何等自在。不仅禅者能安贫乐道,任何心灵自足的人,都不需要依靠对物欲的满足来安身立命,来寻找人生乐趣。当年,苏格拉底曾在集市上感慨: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心本是自足、无限而开放的,本来就充满喜悦。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透彻心的规律,了悟心的本质,以此化解不良需求,清除心灵垃圾,使生命真正找到归宿。否则,就会热衷于各种恶性或无谓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把一生大部分时间用来挣钱。而时间就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在用生命换取这些生命中本不需要的东西。这种交换,难道值得吗?
二、如何改善心理
那么,佛法又是如何对心进行改善的呢?
1.皈依、发心
佛教所说的皈依,是对生命归属的寻找和选择。这个归属就是佛法僧三宝,代表高尚生命品质和建立这一品质的方法。
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我们往往只会选择职业、家庭等外在条件,只会选择每天吃什么、穿什么。但是佛法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内在需求进行选择。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才知道不要什么。否则就会随波逐流。大家要什么也跟着去要,大家做什么也跟着去做,并不思考这些对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潜在的、和佛陀同样的智慧德相,这是人生真正的宝藏,也是我们在世间最大的财富。皈依佛,就是以这种高尚品质的成就作为生命目标。皈依法,就是以佛陀留下的三藏典籍为修行方法。皈依僧,则是以僧团为指导修学的老师。所以,皈依的意义就在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法的实践,开发生命潜能,从而成就佛陀那样的高尚品质。
佛教讲的发心,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我们明确人生选择后,还应立志以成就这一品质为生命目标。同时,做每件事都要有良好的动机,才能向这个目标汇归。这个动机必须是为了利益他人而非自己。如果我们做每件事只是想着自己,往往会使私心得到张扬。即使行为本身没有问题,也会增长我执。反之,时时想着他人,慈悲心就会得到发展,当眼里完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时,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了。动机不同,在内心就会发展不同的心理。所以,用什么心做事很重要。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的结果,一是内在的结果。外在结果,就是事情本身,比如经商赚钱、比赛获奖等。内在结果,就是做事过程中形成的某种经验和心理。同样是经商,有些人为牟取暴利而变得贪婪且奸诈,也有些人以自利利他之心经营,因注重信誉,依法经营,不仅事业有成,也培养了诚实无欺的品格。遗憾的是,现代人多关注外在结果,为做事不择手段,最后把心做坏的比比皆是。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心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就不会做出这种因小失大的无谓选择了。
2.戒律、忏悔
在有些人印象中,戒律似乎就是对人的种种束缚,甚至是不合理的束缚,因此望而生畏。其实,这是对戒律的误解。从本质上说,戒律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改善生命品质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成就高尚人格,在积极行善的同时,还要努力止恶,使不良心行停止延续。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行为规范,只要照做即可,何必受戒?须知,受戒是通过在佛菩萨面前的宣誓,使这一规范成为人生誓言,从而具有防非止恶的力量。如果只是随便想一想,可能会做一些,但也可能不了了之。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就是在佛菩萨面前表明从今往后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贪、不嗔、不痴的愿望,以此增强对不良心行的防范力和自制力。当不良心行得到控制,良好品质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一旦被不良心行占据主导地位,就像杂草丛生的稻田,秧苗就会因缺乏空间而被排挤,甚至因为得不到养分而枯萎。
作为凡夫来说,在受持戒律的过程中,难免也会犯戒,这就需要以忏悔进行消除。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对心灵改善具有极大作用。我们的身体必须经常沐浴,衣服必须经常洗涤,这样才能保持外在整洁。而在我们的内心,因为不断被贪嗔痴三毒所染污,同样需要清洗,否则就会不断积淀垃圾。所以佛教很重视忏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犯错后及时对治。一方面,要把曾经有过的不善行为发露出来;一方面,表示真诚悔过并发誓永不再造。有了强烈悔过之心,罪业就能得到相应化解,乃至彻底铲除,所谓“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这也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3.培养正念,修定修慧
除戒律外,佛法中还有定、慧修行,为戒定慧三无漏学。修定,是培养专注、稳定的力量,并使内心变得纯净。我曾做过一个讲座,名为“清理心灵的泥潭”。在未经清理的内心深处,积淀无始以来的烦恼尘垢,仿佛厚厚的淤泥。如果没有定力,这些淤泥会时常泛起来,使心处于混沌状态。
修定,就是选择一个善的所缘,将心安住其上。再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熟悉,使心变得专注而稳定,摆脱昏沉、掉举、散乱等状态。若不去搅动泥潭,淤泥自会逐步沉淀,使池水恢复清澈,这样才能看水中杂物。同样,以禅定之力平息妄念,才能对自身具有观照力。所以说,必须在定的基础上修观。其实心本具自我检测及观照能力,只因长期搁置,使这一功能逐步丧失。修习禅定,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恢复并培养这种功能。一旦具备自我观照的能力,情绪或念头产生的影响自然就会变弱。
有了定之后,又该如何修观呢?这就必须具备正见。其中,缘起因果的正见能帮助我们认识心念形成及发展的规律,而无常、无我、无自性空的正见则能从根本上解除烦恼心理,获得空性智慧。无我的观修,首先要认识到我们一向执以为我的五蕴中,并无不依赖条件而独存的我。五蕴本是无明产物,由因缘和合而成。众缘和合的五蕴,固然不是我;组成五蕴的任何一个因缘,同样不是我。具备这种认知后, 进一步将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当做客体观察。这样才能看清每个念头的起落,看清漂浮不定的混乱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把内心作为客体观察时,不能介入自我。否则,心就会陷入某种情绪或感觉中,无法看清心念活动的真相。依然会随着串习活动,不由自主地去贪,不由自主地去嗔。
所以说,观修无我能使我们从执著中摆脱出来,看清心念的起灭。无自性空的观修,则是摧毁心念建立的基础。 每个心念的产生都是有因缘的,或是因为某件事,或因为某个人。比如说爱的情绪,恨的情绪,必定是有对象的。不良心理的形成,就是因为对这些对象的错误设定及过分执著。无自性空的观修,就是认识到这些所设定的对象并不存在,如杯弓蛇影,纯粹是一场误解。有了这种确切认识后,执著自然松动,烦恼也将失去依托。 最后,就能从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
以上,分别介绍了心的特点及佛法改善心理的途径,即消除不良心理,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这也是佛教心理学的目标所在。现在风行炒股。炒股,必须选择一个好股票才能盈利。在人生中,我们同样要有选择地培养心理力量。生命虽然生生不已,但在六道中,得到目前这种可以修学佛法的人身却很困难。而今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若能将这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利益中,最终成贤成圣,才不枉得人身。
其他答案3: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我和你一样,我会去看医生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得了这种病,得了就治,治好了不就没事了。没得那不是更好。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不会平白无故得什么病,乐观与自信是决定因素,你应该听过一家医院把癌症检测结果单递错人的故事吧。
其他答案4:
教你个自我治疗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想你得病了。你就想我很好,我没事!说句题外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长越高?就是应为大家都想长高,于是就高了,这就是个例子,不要多想。
Leave A Comment